中南大学麓山(数字化)概念验证中心 征集通知
来源:
中南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
作者:
发布时间:
2025.07.11
中南大学麓山(数字化)概念验证中心
征集通知
根据中南大学麓山(数字化)概念验证中心建设发展需要,现将2025年项目征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领域
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碳中和、高端装备、生命健康),重点支持:有色金属新材料(粉末冶金/先进合金)、轨道交通关键技术、生物医药(肿瘤诊疗/创新药物)、新能源电池与材料、智能采矿/智能制造、医疗人工智能、医工交叉等中南大学优势学科领域,优先支持破解“卡脖子”技术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
二、申报条件
(一)项目条件
1.相关知识产权权属清晰无纠纷,并取得所有权利人的书面同意。
2.技术上具有新颖性、先进性和创造性,知识产权需进入实审阶段或已授权(优先支持PCT专利)。
3.有明确市场应用前景和商业化潜力,预期经济效益较好或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4.原始成果完成人团队具有技术研发能力,且有意愿将成果推向市场,直至实现产业化。
(二)人员条件
1.项目负责人为中南大学或其直附属单位的正式教师或职工。
2.项目团队应具有较好的研究基础、合理的人才梯队和较强的创新实力,曾承担过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或与行业龙头企业开展过联合科技攻关,且具有产业化意向。
3.项目负责人和团队成员应具有良好的科研诚信,以往科研项目实施执行情况、验收结题、经费执行、接受监督检查方面情况良好。
(三)验证类型
本中心重点提供以下四类验证服务,申报时需勾选主验证类型:
验证类别 | 具体内容 | 适用领域示例 |
技术可行性验证 | 原理样机功能测试、核心参数达标验证、实验室-中试环境适应性验证 | 新材料/装备/医疗器械/医工交叉性能验证 |
工程化路径验证 | 小批量生产工艺设计、成本控制模型构建、供应链资源匹配度分析 | 电池材料/冶金工艺/生物制剂生产优化/医工交叉 |
临床需求验证 | 动物实验方案设计、临床试验数据合规性预审、医工结合需求匹配度分析 | 创新药械/医疗AI产品/医工交叉 |
商业模型验证 | 目标用户支付意愿测试、市场准入策略制定、竞品壁垒分析、融资可行性论证 | 所有领域 |
三、概念验证程序
1.个人申请
由项目团队负责人填写《中南大学麓山(数字化)概念验证中心项目征集表》并按要求提供相关附件材料。
2.量化初筛
中心执行两级筛选流程:
①形式审查:核验申报材料完整性(含权属承诺书、知识产权证明等必备文件);
②量化评分:组织专家按《初筛评分表》对政策契合度、技术成熟度、校本学科关联度、团队完备性、市场刚性需求5项指标评分(每项20分),总分≥70分者进入项目评审。
3.项目评审
通过路演的形式,对参与验证项目评选的项目方案关于技术可行性、产品合理性和市场可达性等维度开展评价,由专家团队对验证结果进行指导和评估,通过专家打分的形式,选出最终给予立项的项目。评审维度及权重:技术壁垒(30%)、市场潜力(30%)、团队能力(20%)、产业契合度(20%)。
4.项目公示
最终结果将在中南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官网及公众号同步进行公布。
四、支持方式
对立项项目,提供最高100万元/项的种子资金支持,以及技术可行性验证、中试资源对接、商业模型设计、投融资路演等全链条服务;验证通过项目优先纳入中南大学科技园孵化体系,并优先推荐对接科创服务基金库(含政府引导基金、产业基金、风险投资等机构),提供全周期融资资源匹配服务。
五、验证周期
概念验证周期不超过两年。验证周期内,成果完成人需重点完成产业调研、可行性论证、知识产权布局等任务,实现基础研究成果向概念产品验证试制的跨越式发展。
六、申报方式
1.项目团队填报《中南大学麓山(数字化)概念验证中心项目征集表》,需同步提交知识产权证明文件以及商业计划书,发送至邮箱284574778@qq.com。
2.申报时间:全年不间断申报。按照征集一批、评估一批、验证一批的方式,开展常态化征集工作。
3.联系人:史老师 15387583530;
附件:《中南大学麓山(数字化)概念验证中心项目征集表》
中南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
2025年7月11日
附件:
中南大学麓山(数字化)概念验证中心
项目征集表
一、联系信息 | |||||
项目负责人 | 姓名 |
| 电话 |
| |
学院 |
| 职务 |
| ||
项目联系人 | 姓名 |
| 职务 |
| |
手机 |
| 电子邮箱 |
| ||
二、项目信息 | |||||
项目名称 |
| ||||
所属领域 | □新能源材料与电池 □轨道交通装备 □智能制造/机器人 □粉末冶金□有色金属材料 □医疗人工智能 □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资源与环境工程□非金属材料 □医工交叉□其他: | ||||
技术成熟度及成果状态 | □TRL1-2(基础研究) □TRL3-4(原理验证) □TRL8-9(量产前验证) | ||||
主验证类型 (单选) | □技术可行性验证 □工程化路径验证 □临床需求验证 □商业模型验证 | ||||
验证资源需求(可多选) | □检测设备(注明: ) □中试基地 □临床专家 □商业顾问 □竞品数据库 | ||||
政策符合性 | □碳中和 □高端装备突破 □生物经济 □新材料产业化 □人工智能+ □其他______ | ||||
项目合作单位 | □无 □有: | ||||
预期转化形式 | □技术转让 □技术许可 □作价入股 □其他: | ||||
三、概念验证项目简介
(语言精练、准确,不超过1500字。从成果的研发背景、解决的主要问题、成果的创新性、技术先进性、应用价值、市场前景等多方面,进行概括性描述,请尽量不与下文中的分项细化描述重叠)
(应逐项说明以下信息: 1、成果是否由项目团队单独持有,如有共有单位请列明共有单位; 2、是否已申请专利或软件著作权等保护? 3、如申请了相关知识产权保护,请写明申请阶段项数、授权阶段项数。)
(介绍项目处于研发/小试/中试/小批量生产/大规模投产阶段,并标明是否已有原理样机)
(介绍成果此前得到直接或间接应用的情况)
(简要介绍成果的应用领域、应用场景、潜在的用户以及合作对象等信息)
(简要介绍成果的目标市场规模及核心竞品对比;成本结构及定价模型;主要风险(技术/市场/政策)及应对策略) | |||||
(需明确填写:项目负责人的姓名、职务、学院及产业化经验(如创业/企业合作/技术转让经历);核心成员分工(技术研发、生产工艺、市场开发等角色)及其产业化经验类型(□产品量产 □中试管理 □企业合作 □创业经历 □无);团队产业化能力证明(如曾主导或参与过的转化项目名称、规模及成果);全体成员签字确认“已知悉知识产权权属分配且无纠纷”的承诺声明(扫描件需附后)) |
上一篇: 无
最新信息
2025-07-11
2025-07-07
2025-06-26
分享至